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星 通訊員 陳森森 鄧清耀)“打開手機App,孩子學校食堂炒菜、留樣等每個環節都清晰可見,當天食材采購價格也一目了然!”近日,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學學生家長在微信群分享的“校園餐”監管截圖收獲眾多點贊。隨著泉州市“校園餐”專項整治工作深入推進,越來越多家長通過手機端實現“云監廚”,見證當地“校園餐”管理邁上數字化、透明化新臺階。
今年以來,泉州市積極探索智能化監管新路徑,全力提升“校園餐”整治全過程、全鏈條監管效能。
在市級層面,泉州市著力構建智慧監管體系,通過匯聚、集成和深度分析數據,重點打造兩大監管平臺。在食堂現場管理方面,該市整合“互聯網+明廚亮灶”數據資源,將全市中小學校食堂監控畫面統一接入市級監管平臺。按照要求,監控范圍全面覆蓋食堂后廚烹飪車間、售賣車間等9個關鍵區域。同時,借助AI技術,主管部門對食品衛生違規操作進行實時監測、智能分析,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預警,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隱患;在膳食經費管理方面,依托省級監管平臺,定制專屬膳食經費管理系統,將監管范圍從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食堂拓展到委托經營食堂。目前,晉江、南安、惠安等地已有超100所學校接入該系統,市、縣兩級教育部門可依據權限,實時查看、調取并分析學校食堂的食材采購、成本核算、利潤監管等信息,切實筑牢資金監管防線。
在縣級層面,各地因地制宜、創新實踐,初步形成“一縣一特色”的監管格局。晉江市構建起覆蓋采購、定價、驗收、配餐全流程的食品安全防護網,通過公開招標建立“學校食堂食材供應商庫”,組建家長占比超80%的遴選小組,經實地考察嚴格篩選供應商,每月對62類食材進行統一詢價,嚴格審批非目錄商品,從源頭上杜絕深加工食品,確保食材價格透明、品質可靠。此外,學校配備的智能配餐系統可以為編制營養食譜、優化菜單提供輔助,保障“校園餐”營養均衡、美味可口。南安市則打造“雙稽核”監管體系,在資金稽核方面,要求學校與供應商雙向錄入采購明細,系統自動比對食材品類、數量及金額數據,對異常交易及時預警;在物流監控方面,通過車載攝像頭實時監測食材配送車輛運輸及分揀情況,結合GPS軌跡數據分析配送路徑,依據供應商備案地址與學校地理位置,精準判斷是否存在轉包分包問題。
泉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智能監管技術應用,推廣縣域特色經驗做法,不斷完善“校園餐”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切實守護好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